国际呼吸杂志
主办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
国际刊号:1673-436X
国内刊号:13-1368/R
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来源期刊
       首 页   |   期刊介绍   |   新闻公告   |   征稿要求   |   期刊订阅   |   留言板   |   联系我们   
  本站业务
  在线期刊
      最新录用
      期刊简明目录
      本刊论文精选
      过刊浏览
      论文下载排行
      论文点击排行
      
 

访问统计

访问总数:27100 人次
 
    本刊论文
有度合宜的字理知识才是小学生的“呼吸所需”

  论文导读::有度合宜的字理知识才是小学生的“呼吸所需”,期刊网。

  论文关键词:有度合宜的字理知识才是小学生的“呼吸所需”

  汉字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,也是人类文字史上从古代一直沿用至今的最博大精深的文字。它既是记录汉语的符号,又是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载体。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表意文字,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,它的音、形、义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。因此,了解汉字的源流和演变,对于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是至关重要的。

  但,小学生对古代汉语是很陌生的,他们并不是专门的古代汉语的研究者,小学语文教学只要给予他们一些启蒙,一些引领就可以了。如若一味以字源阐释与释义来教学的话,并未见得能取到良好的效果。笔者的观点是,依托汉字的建构理据,根据相关的课型,选择合宜的汉字,进行有度的字源阐释,目标指向——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。而并非为了追求所谓的“新意”“创意”,进行了过度、肆意的挖掘。

  如,一位教师在执教《望天门山》,引进了字源阐释与析义的做法,将汉字溯源定在“天、门、断、开、碧、回、出”等字上。于是期刊网,课堂上有这么一些教师的引导活动呈现——

  镜头一:

  师:先来认一个字。(出示“天”的甲骨文)。

  师:上面圆圆的是人的头,下面一个“大”,本义就是头顶,后来就指很高。古人认为最高的是什么呢?(板书:天),读——(天)

  师:认第二个字。(出示“门”的甲骨文)。

  师:左边一扇,右边一扇。(板书:门)

  师:连起来,读——天门。再加一个字,(板书:“山”)读——(天门山)。汉字是表义的,根据这三个字,你们想象一下天门山是怎样的?

  【笔者质疑:“天、门”二字,在日常生活中,学生都有直观的感受,天是高的辽阔的,门是寻常物,有单扇门与双扇门等,古代的“门”以双扇的居多。学生完全可以从“天门山”的字面意思上,想象出天门山的形态来——两山陡立,相对屹立,形成了天然的似门道大启的“双子座”……有没有必要从汉字溯源的角度来教学呢?没了这样的汉字溯源,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怎样的增值?明眼人一眼便可洞穿。】

  镜头二:

  师:就让我们也乘上小船,与李白同游天门山,读——(天门中断楚江开)

  师:你望到了什么?

  生:(略)

  师:(展示“断”的字理),左边表示用刀剪断两束丝,右边是一把斧头,这“断”字有刀有斧,“天门中断”你感受到什么?

  生:(略)

  师:这山怎么断开的呢?(展示“开”的字理,据形索义——开的金文是会意字,由門、一、廾组成,“一”表示门闩,“廾”表示双手,合起来表示用手拉动门闩开门之意。)如果说天门山就是这扇门,谁是那双巨手把天门山硬生生地拉开了呢?

  生1:楚江。

  生2:是楚江。

  师:楚江就是那把利斧,楚江就是那双巨手,把原本一体的天门山硬生生地拉开了。这样的气势,谁来读?

  【笔者感言:此两处的“断”与“开”的字源追溯就有积极意义了,目标指向让学生理解楚江的气势之雄浑,冲刷力量之有力,山水相互较量又相互依存的“矛盾美”。】

  镜头三:

  师:(回字放大),这个字的字形很有意思,什么叫“回”?

  生:(略)

  师:(结合简笔图)江水自西向东,流到这儿,天门山硬让它拐了个弯,折向北流去,读读这三个字——至此回。

  生:至此回。

  师:天门山硬生生地拽着它拐了个弯期刊网,要读出转折的意味,再读——

  生:至——此——回。

  师:“碧水”又是怎样的水呢?让我们一起观察这个字由哪三部分组成?

  生:“王”“白”“石”。

  师:“王”字在古字中大多数是“玉”字,本义是青色的玉石,引申指青绿色,这个“碧”,让你感受到什么?

  【笔者感言:此环节的教学,一赞一叹。赞的是,“回”的捕捉得当且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“构图”。回在金文中像水流回旋之形,呈一条螺旋线。回的本义指旋转、回旋。从诗行的描述来看,此处的“回”应作“变化、改变”之解。由于天门山的缘故,楚江流经这儿,水流的方向发生了改变。教师以简笔画的形式将水势、山势进行了直观化,有助于学生将诗行在脑际“图示化”。一叹,叹的是“碧”字的字源阐释就显多余了。学生对碧字并不陌生,碧蓝、碧绿、澄碧、碧空如洗、一碧千里等词语,相信学生张口就来,无需在这里“耗力”。】

  镜头四:

  教师出示“出”——

  师:出,是会意字,表示人从半地穴式的原始居住处出来,本义是从里面走向外面。同时,出又由到外面引申为来到某处。孩子们,这不明明是相对“立”在这吗?李白为什么说相对“出”呢?

  师:坐过船吗?乘过车吗?马路两边的树,想一想。

  师:一字未忽宜,语语悟其神。一个“出”字,化静为动,青山动起来了。

  【笔者感言:应该说,这个“出”字的捕捉是必需的。通过汉字的溯源,学生了解了“出”的字源来历,并且明白了“出”有从从楚江中“冒出来”“钻出来”“长出来”“耸起来”“隆起来”等的神奇感。两岸青山,就是楚江水养育的,正因为楚江水的灵秀,才滋养出了这样挺拔、伟岸、俊朗的两岸青山。山因水而秀,水因山而丽。抓住“出”字,让学生读出了诗行中的动态美来。这就是合宜的字理开掘。】

  一首28字的古诗,一节课的时间,教师抓住了其中的7个字进行了字源的追溯理解,占了全诗的四分之一。也许有人会说,这对鉴赏和理解古诗是相当必要的,这位教师上出了古诗教学的新味道来。但,笔者想质疑的是,这首诗我们是面向小学生而教的,并非古诗鉴赏课,是小学古诗教学课。有没有必要对这么多汉字进行汉字理据的教学呢?不错,汉字理据是科学期刊网,这堂课上,教师授予学生的汉字知识都是正确与科学的。但笔者想说的是,汉字的理据教学并非多多益善,而是要根据教学所需,“有节制”地合宜开掘才是正道。否则,一堂课上的汉字理据教学过多,又会成为另一种形态的“满堂灌”了。

  好好审视上述的《望天门山》,笔者认为,只要落脚在“望”与“回”二字上进行汉字理据的科学教学就足矣。为什么要抓“望”呢?“望”暗含着诗人的观察角度,与诗行中的“孤帆一片日边来”来有印合和照应之关系。“望”是会意字,甲骨文的望——“ ”像一个人站在土墩上翘首远看的样子。金文的望,有望月等待归来的意思。因此,本义有仰观、远看、希盼、期待等义。我们姑且不去争论诗人究竟是不是“一片孤帆中人”还是站在天门山外的其他地点看天门山,总之,对天门山、楚江水的观察点是远离天门山的。正因为是远距离观山,山的全貌才能“全景入目”,否则就真的是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了。要想看清天门山,就应在天门山外了。而抓住“回”字的用意,笔者已在上文中明晰表述过。至于“天、门、断、开、碧、出”等,完全没有必要在汉字溯源上较真、使劲,学生完全可以凭借生活经验与词汇拓展等方式进行理解。

  由此,笔者对汉字字理教学的观点是,不以多标榜自我语文课堂教学的新颖度,而应以精与宜来进行必要的汉字字理教学。需知道,合宜、有度的字理知识,才是小学生能接受与乐意接受的。笔者的建议是:

  首先,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,教师对汉字字理知识的传授,要据需而定,切不可为了形式而用。我们提倡科学的教育方式,强调充分尊重学生的脑发育规律。钱学森教授指出:“教育工作的最终机理在于揭示人脑的思维过程。”因此,对于汉字字理知识的确定,关键要看能否对的大脑产生有益的刺激,是否有助学生的想象、思维与理解等。因为,小学生在阅读中,他们眼前出现的是一幅幅有趣的画面,大脑开启的是意象运动。

  其次,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,教师在汉字字理知识传授点的确定上,还要“取法乎上,所得乎中”。布鲁纳说过:“学习的最大兴趣,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。”因此,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期刊网,应注意挖掘汉字固有的因素,选择“最紧要”“最传神”的,最能让学生融入自己再造想象的,最能调动他们参与意识和进取探究热情的关键汉字,做到“以一当十”。少而精,精而妙,妙而达。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应有追求。

  再次,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,教师在汉字字理知识的传授中,也要努力做到“引而不牵”,要尽可能避免单纯一味的“给予”“灌输”。开始时,教师可以“主讲”为主,待学生对汉字字理有一定的概念后,教师就逐渐淡出“主讲”的角色,让学生以读图、读解释为主,引导学生去发现,回归到具体的文境、语境中去深化理解。需记住,课堂的学习主体始终都是学生,教师再“渊博的学识”也替代不了学生的自我体悟的真学习。

  小学语文教学呼唤科学性、文化味,必要的汉字字理知识,小学语文教师要有艺术地融汇,真诚期待着有度、合宜的汉字字理知识能像清新的空气一般,被学生的“肺腑”惬意吸取。

特别说明: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,非《国际呼吸杂志》杂志官网,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。
版权所有 © 2009-2024《国际呼吸杂志》编辑部  (权威发表网)   苏ICP备20026650号-8